-
教科版六下科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
时间:2019-3-12 12:35:48 作者:备课资料 来源:雪飞资源网 阅读:1013 评论:0内容摘要: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懂得只...《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体会科学结论严密的逻辑推理性。【教学重点】了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方法】推理分析法【课前准备】小苏打、白醋、烧杯、盖玻片、火柴、蜡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要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需要用到一些调味品。在厨房中有很多的调味品,例如:食盐、白醋、酱油、食用油等等。那么,调味品中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二、新课学习(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把一些小苏打倒在纸上,白醋倒在烧杯里,仔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并做好记录。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记录单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晶体,溶于水。白醋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由于含有醋酸,闻上去有一股酸味。(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想一想,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让我们仔细来观察一下。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实验名称 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器材 小苏打、白醋、烧杯、盖玻片实验步骤 取一只烧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小苏打。看到了什么现象?盖上一块盖玻片,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注意事项:1.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是1:3。2.混合后马上把盖玻片盖上,之后用手触摸外壁。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图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会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有“嘶嘶”的声音,用手触摸玻璃外壁感觉凉凉的。在杯子的底部有白色的粉末状物体,杯子里有无色的透明液体。(三)产生了什么气体出现气泡,说明了有气体产生。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验证方法: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像倒水一样,把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上(注意不要把杯中的液体倒出来),又观察到什么现象?结论:把火柴伸进杯中,火柴马上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把气体往蜡烛上倾倒,蜡烛熄灭,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也可用于灭火等等。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饮料中也有二氧化碳,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还可以灭火,利用二氧化碳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三、拓展延伸厨房里常用的小苏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这其中也存在着物质的变化,比如:煮海带时加点小苏打软得快;玻璃和陶制品用小苏打擦拭可去污;烧水壶中加些小苏打煮会儿可去水垢;花蕾含苞欲放时,用万分之一的小苏打浇花,花会开得更鲜艳。白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白醋还有很多妙用。例如:营养美发;减轻皱纹;醋浴美肤;地毯除污;巧除脚气;预防感冒;巧除污迹;插花保鲜;擦洗门窗;彩板除味;去除水垢;清洁马桶;巧除衣渍;冰箱除渍;新房除味等等。四、本课小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五、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在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是(1:3)。2.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感觉(凉凉的)。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化学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冒出了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二)选择题1.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火焰会(A)A.立即熄灭B.不会熄灭C.半分钟后熄灭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C)A.全是白醋B.全是水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A.二氧化碳B.氧气C.氢气六、家庭作业查阅资料,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杯中留下的白色物质是什么?【板书设计】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气体:二氧化碳【教学反思】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实验不像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小苏打和有些经验的白醋。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的玻璃片盖不住烧杯,而使空气混合进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其中验证杯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是本课最难也是最精彩地部分。学生通过看书也许知道里面会有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只有比较少的学生能够说出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当然个别学生会联想到五上我们在鉴别呼出气体成分时做的实验,用燃烧的木条伸进去,看看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之所以能让燃烧的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沉在杯底部,它的密度要比空气大。从而更多地了解二氧化碳的特点,此时许多孩子也许都认为这就是二氧化碳无疑了。此时,老师仍需要引导我们不应该轻易地下结论。教材上,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这是二氧化碳。重点向学生表达研究的内涵,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时,需要的是证据,而且证据要越充分越好,不能盲目的凭借几个现象就轻易地下判断。最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物质,并且与样本做比较,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白醋的酸味变淡了,小苏打也溶解并且变少了。最后总结这个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本类更新
-
04-12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传统游戏我会玩教学设计
-
04-12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小水滴的诉说教学实录
-
04-11观《老师,好》心得体会
-
04-1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
04-1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测试题
-
04-1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预测教学设计
-
04-1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
04-10从细微做起,做好班级管理
-
04-10《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案例
-
04-10课堂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反思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雪飞学习资源网(www.xueflying.com) © 2011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14812号-1